脾气越温,福气越深

文 | 伏君 · 主播 | 依米

生活中总有大大小小的烦恼,让人喘不过气,也压不住脾气。

胡适之先生在《我的母亲》一文中写下:

“我渐渐明白,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;

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。

这比打骂还难受。”

常言道:

“发脾气是本能,控制脾气才是本事。”

如果说,外貌是通行证,那么,脾气其实就是信用卡。

福气是消耗还是积攒,是透支还是提升,都藏在你的脾气里。

脾气差,是低级的自私

生活中,评价一个人,经常会提到“这个人其实挺好的,就是脾气不怎么样”,轻描淡写,无足轻重,好像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这种坏脾气。

然而,说到底,脾气差其实是一种自私,就是对他人不够尊重,不会考虑他人感受,从来不会“将心比心”。

多少人一边享受着家人给予自己的爱,一边无休止地发脾气宣泄;

一边享受着朋友给予自己的耐心,一边习惯性地挑刺爆粗口,这种行为不是自私是什么?

我们最常见的错误,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,给了最亲近的人。

把礼貌和修养,都用来对待客户、领导,甚至陌生人。

一位妻子吐槽:

丈夫下班回来,经常对不满2岁的儿子吼叫、怒骂,自己忍受不了他这种粗暴的态度,于是用同样愤怒的方式喝止他,两个人经常吵得不可开交。

一言不合就宣泄负能量的夫妻,总是身心俱疲;

而情绪稳定、慢慢沟通的夫妻,往往互相成就。

如果连脾气都控制不了,即便给你整个世界,你早晚也会毁掉一切。

正如一个名人所说,失败者98%都死于自己的脾气。

脾气差的人,自然福气少。

脾气好,是高级的自信

有人说:

“一个人的成熟,是把脾气调成静音状态;

不成熟的人,才动不动就因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。”

若你是对的,你没必要发脾气;如果你是错的,你没资格发脾气。

《荀子》中讲:“怒不过夺,喜不过予。”

据传,在西南联大时,有一次警报响起,师生们都往外跑,刘文典突然想起陈寅恪。

于是跑回去找到在路上视力不佳的陈寅恪,架起他就向外跑,还一边喊:“保存国粹要紧!”

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里,便上前奚落道:

“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,我跑是为了保存《庄子》。

可是你什么用都没有,跑什么呢?”

沈从文笑笑不语。

沈从文是出了名的脾气好,为人谦和,就像他自己所写:

“就我性格的必然,应付任何困难,一贯是沉默接受,既不灰心丧气,也不呻吟哀叹。”

王小波曾说:

“人一切的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”

一个人的好脾气,不仅是修养的体现,更是源于骨子里的自信。

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,保全的就都是福气。

控制脾气,是顶级的自律

年少时,意气风发,总觉得快意恩仇才过瘾。

成熟后,发现稳定的情绪才是行走江湖的法宝。

人,永远需要两种能力:好好说话和情绪稳定。

稳定的情绪,像潺潺小溪,令人如沐春风;波动大的情绪,则是波涛汹涌,令人避之不及。

谁都有生气想发脾气的时候,但自律的人,能够用自己的定力与修养,不与他人锱铢必较。

有人曾说:

“一个失控的脾气能很快杀死你,远比细菌快的多。”

我们最大的敌人,不是别人,正是自己,而自己遇到最大的敌人,就是情绪。

圣严法师说:

“有德即是福,无嗔即无祸,心宽寿自延,量大智自裕。”

控制好脾气,莫要被脾气控制了去。

一个人顶级的自律,就是控制脾气。越成功的人,一般越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
修炼一副好脾气,赢得一身好福气。

作者:伏君,短暂的人生,却可五彩纷呈的过,愿不负时光,在经典的汪洋中,手捧青书,秉持谦德,时时汲取国学之精髓! 来源:了凡四训(ID:lfsx188)。有书经授权发布,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
本期书目《乌合之众》

豆瓣评分8.1分

理解人类集体行为

极具影响力的大众心理研究

横跨百年的旷世经典

戴高乐、丘吉尔及罗斯福等人

推崇的心理学佳作

发布于:天津

下一篇:异性之间:男人长期对一个女人有感觉,无条件宠你,只有四种可能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