锐明技术招股书解读:净利润暴增199.05%,资产负债率波动4.3%

锐明技术冲刺港股IPO,招股书数据显示,公司净利润增长显著,资产负债率有所波动。这些数据背后,隐藏着公司怎样的发展态势与潜在风险?本文将深入解读。

业务聚焦商用车辆,构建共赢模式

多元解决方案,覆盖多类场景

锐明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商用车辆AI解决方案提供商,围绕安全与效率两大目标,提供AI解决方案与视频设备,广泛应用于物流、公共出行、特种车辆三大场景。AI解决方案借视觉AI技术实现感知、分析与决策,视频设备负责采集、记录和传输驾驶信息,满足商用车辆在安全及管理方面的多样需求。

完善产业链,实现多方共赢

公司构建起涵盖供应商、客户与终端用户的完整产业链。通过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,赋能其服务终端用户,并依据与终端用户的互动反馈优化方案,达成各方共赢。例如在物流车辆场景,提供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案,提升运营效率。

财务数据亮眼,仍存潜在隐忧

营收增长显著,海外贡献加大

锐明技术收入增长态势明显:

时间 总收入(百万元) 同比变化
2022年 1228.8 -
2023年 1505.3 22.5%
2024年 1997.7 32.7%
2025年6月 1155.6 27.5%(较2024年同期)

AI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3.6%升至2025年6月的81.9%,成为增长主因。海外市场收入占比稳步提升,从2022年的57.2%增至2025年6月的70.0%,美洲、欧洲为主要市场,亚太(不含中国内地)、非洲及中东地区增长迅速。

净利润暴增,盈利能力提升

公司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:

年份 净利润(人民币千元) 同比变化
2022年 - 167,266 -
2023年 98,224 扭亏为盈
2024年 293,734 199.05%
2025年上半年 205,533 -

2022年亏损,2023年扭亏,2024年大幅增长。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37.9%增长到2024年的46.0%,2025年6月维持在46.7%,净利率在2024年达14.3%,盈利能力显著提升。

成本费用有控,仍需关注细节

  • 销售成本:随业务增长上升,2022 - 2024年,从7.63亿元增至10.80亿元,2025年6月为6.16亿元,原材料成本为主要构成。
  • 研发费用:2022 - 2024年分别为2.80亿元、2.46亿元、2.84亿元,占总收入比例从22.8%降至14.2%,2025年6月占比为12.6% ,研发效率有所提升。
  • 其他费用:销售及营销费用、管理费用等年份间有波动,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因海外团队扩张增加。

风险挑战并存,发展需破难题

市场竞争激烈,巩固地位不易

全球商用车辆视觉AI解决方案行业集中度高、竞争激烈。虽锐明技术排名靠前,但竞争对手或凭雄厚资源、先进技术抢占份额。如2024年物流车辆视觉AI解决方案市场,五大参与者占据56.7%份额,公司需持续创新巩固地位。

技术迭代迅速,紧跟步伐艰难

行业技术更新快,公司需持续研发投入。若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,产品易过时,影响竞争力。如AI大模型技术发展,公司需不断优化技术满足市场需求。

客户供应依赖,流失中断风险

虽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占比相对稳定,但对部分大客户和供应商存在依赖。主要客户流失或供应商供应中断,将影响公司业务。如某主要客户订单减少,可能致营收下滑。

合规存在瑕疵,政策风险需防

公司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纳存在不合规情况,虽目前受重大处罚可能性低,但政策变化或带来潜在风险。

其他关键信息,全面剖析解读

营业收入构成,方案产品主导

锐明技术营业收入主要由解决方案产品、视频设备及其他构成,解决方案产品占比较大:

年份 解决方案产品(人民币千元) 视频设备(人民币千元) 其他(人民币千元)
2022年 903,881 296,721 25,898
2023年 1,166,651 320,609 15,670
2024年 1,606,573 367,425 21,829
2025年上半年 946,685 185,855 18,475

体现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业务模式,视频设备业务也提供稳定支撑。

关联交易频繁,商业合理待察

公司与多家关联方存在交易,2025年上半年,向锐明科技(东莞)有限公司购买商品及服务金额达14,937千元,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金额为10,331千元 。虽董事确认交易公平,但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关联交易,商业合理性需投资者考量,关注利益输送风险。

资产负债率波动,偿债能力受考

资产负债率2022 - 2024年上升,2025年上半年下降:

年份 资产负债率 同比变化
2022年 32.1% -
2023年 39.3% 7.2个百分点
2024年 44.5% 5.2个百分点
2025年上半年 40.2% - 4.3个百分点

2022 - 2024年因流动及非流动贷款及借款增加等上升,2025年上半年回落,但仍需关注偿债能力,债务规模扩大或致偿债压力。

客户群体多元,集中风险较低

截至2022 - 2024年各年及2024 - 2025年6月,无客户交易超集团总收入10%,客户群体多元化,客户集中度风险低,个别客户流失对营收影响有限。

供应商信息缺,潜在风险待明

招股书未详披露主要供应商及集中度信息。供应商稳定性和集中度对公司生产经营重要,若供应商集中度过高,供应价格、稳定性等方面或有不利影响。

股权结构分散,决策效率待商

2022年12月17日,赵志坚先生及望西淀先生一致行动协议期满终止后无控制方,股权较分散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赵志坚先生持股22.65%,望西淀先生持股15.86%,嘉通投资持股14.61%等 。可能影响决策效率,面临股权争夺风险。

管理层经验丰,激励机制待进

核心管理层在行业经验丰富,如赵志坚先生自公司成立担任要职。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措施,但激励广度和深度或有提升空间,以更好吸引和留住人才。

点击查看公告原文>>
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