珞石机器人招股书解读:营收增长74.8%,净亏损却扩大21.78%

近期,珞石(山东)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,其招股书披露了诸多关键信息。报告期内,公司营收增长显著,2023年较2022年增长74.8%,然而净亏损却持续扩大,2024年较2023年净亏损扩大21.78%。这一增一扩背后,公司发展状况与潜在风险值得深入探究。

业务多元,技术驱动发展

业务覆盖多领域,产品应用广泛

珞石机器人作为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,业务涵盖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设计、研发、制造与商业化。其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、柔性协作机器人、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,广泛应用于制造、商业服务及医疗保健等领域,客户遍布约40个国家和地区。

构建一体化平台,技术转型生态

公司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技术、产品与应用一体化平台,机器人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国际顶尖水平。技术平台基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,如集成关节力控制、高速高精度控制及智能视觉与规划技术等,通过具身AI模型训练平台赋予机器人先进人工智能能力,并依托开放式“ROKAE +”生态平台,从硬件制造商向生态领导者转型。

财务数据:喜忧参半

营收增长显著,市场拓展见成效

  • 营收增长态势:2022 -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,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显著。2022年为1.53亿元,2023年增长74.8%至2.67亿元,2024年达3.25亿元,同比增长21.8%。2025年上半年为1.76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50.0%。
  • 增长动力:主要得益于多关节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,公司作为国内头部企业,凭借产品优势、客户关系及市场认可度,从市场增长中获益。部分产品如工业机器人和柔性协作机器人量产后,凭借先发优势实现显著增长。
时间 营业收入(人民币百万元) 同比增长
2022年 152.7 -
2023年 267.0 74.8%
2024年 325.3 21.8%
2024年上半年 117.2 -
2025年上半年 175.9 50.0%

净亏损持续扩大,盈利之路待探索

  • 亏损情况:2022 - 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,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2.38亿元、1.57亿元、1.92亿元和0.9亿元。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较2024年同期的0.84亿元,增长了7.94%。
  • 亏损原因:公司经营历史短、商业化程度有限,业务规模小导致经营杠杆低;与[编纂]前投资者赎回权相关的赎回负债利息较高,不过该利息在[编纂]完成后将不再产生;持续大量投入研发。
时间 净利润(人民币百万元) 同比增长
2022年 -237.7 -
2023年 -157.5 -33.74%
2024年 -191.8 21.78%
2024年上半年 -83.7 -
2025年上半年 -90.3 7.94%

毛利率稳步上升,产品竞争力增强

  • 毛利率变化:2022 - 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,毛利率分别为7.0%、11.4%、21.9%和22.3%,呈稳步上升趋势。
  • 原因分析: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,提升产品适应性、精度及效率,优化成本结构,从而提高了毛利率。
时间 毛利率
2022年 7.0%
2023年 11.4%
2024年 21.9%
2024年上半年 16.1%
2025年上半年 22.3%

净利率持续为负,经营效益待提升

  • 净利率情况:由于持续净亏损,净利率持续为负。2022 - 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,净利率分别为 -155.6%、 -59.0%、 -59.0%和 -51.4%。
  • 波动因素:受净亏损额变化、营收增长幅度等因素影响,净利率波动明显。
时间 净利率
2022年 -155.6%
2023年 -59.0%
2024年 -59.0%
2024年上半年 -71.4%
2025年上半年 -51.4%

营收构成变化,产品销售占比增

  • 机器人产品销售占比增加:机器人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58.6%增长至2024年的82.6%,2025年上半年为85.5%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和柔性协作机器人是主要贡献者。
  • 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波动: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在2022 - 2024年期间有所波动,分别为39.2%、29.7%和15.7%,2025年上半年为12.5%。
时间 机器人产品销售(%) 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(%) 其他(%)
2022年 58.6 39.2 2.2
2023年 68.0 29.7 2.3
2024年 82.6 15.7 1.7
2024年上半年 87.9 10.8 1.3
2025年上半年 85.5 12.5 2.0

关联交易:影响较小但需关注

关联交易情况

往绩记录期内,关联交易为非贸易性质,主要是向公司管理层及当时股东提供贷款,且该贷款已于2024年清偿。

影响分析

此类关联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影响较小,且董事认为交易公平合理,未扭曲过往业绩,不影响未来表现。但仍需关注关联交易内部控制,确保合规性。

财务挑战:压力不小

持续亏损压力大

公司处于亏损状态,2022 -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额较大。未来需优化成本结构,控制研发、销售及财务等费用,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,实现盈利目标。

依赖外部融资

过往主要通过股权融资、经营活动现金及银行借款满足资金需求,存在赎回负债等较大金额债务。2025年6月30日,赎回负债达19.67亿元。若未来融资环境变化,可能面临资金压力,影响业务发展。

市场竞争风险

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,国际国内同行竞争压力大。部分同行运营历史长、规模大、市场认可度高,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,提升技术与产品竞争力,优化定价与产品组合策略。

同业对比:有差距也有优势

目前虽未明确披露同业对比数据,但从行业普遍情况看,与头部机器人企业相比,珞石机器人在规模、品牌影响力上或有差距。不过,公司在技术研发、产品定制化方面的优势,有望助力其提升市场竞争力。未来需在提升产品性能、降低成本、拓展市场等方面发力,缩小与领先企业差距。

客户与供应商:存在一定风险

客户依赖风险

虽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,但2025年上半年仍占22.5%,存在一定客户集中风险。若主要客户流失或减少订单,将对公司业务、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。

供应商风险

公司依赖供应商提供关键材料、设备及服务,与供应商关系的任何不利变化,如供应中断、价格上涨等,可能扰乱公司组装流程、延迟产品交付、增加成本并降低经营利润率。

股东与管理层:结构稳定,经验丰富

实控人掌控关键投票权

庹先生为最终控股股东,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共同控制公司股东大会38.78%的投票权。通过直接持股、员工持股平台及与前投资者的投票协议,巩固控制权。

大股东与主要股东构成多元

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、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等。股东背景多元,为公司带来资源与支持,但也需关注股东间利益协调与决策一致性。

核心管理层履历经验丰富

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在机器人、财务、管理等领域经验丰富。如庹先生在机器人行业有深厚技术与管理经验;唐圣添先生在会计及金融领域经验超15年。薪酬由薪金、花红等构成,参考可比公司、职责等因素确定。同时实施股份激励计划,部分董事和员工获受限制股份单位,以激励管理层与员工,促进公司发展。

风险因素:不容忽视

技术迭代风险

机器人行业技术更新快,若公司不能及时跟进,产品可能落后,失去竞争力,需持续投入研发,保持技术领先。

市场风险

宏观经济、监管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,可能影响产品需求与销售,公司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策略。

财务风险

持续亏损、债务压力及依赖外部融资等财务状况,可能限制公司发展,需优化财务结构,提升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。

总体来看,珞石机器人虽在营收增长方面表现亮眼,但净利润的持续亏损以及众多风险因素,为其上市后的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后续表现。

点击查看公告原文>>
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