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锂电池大突破: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-3倍 可量产

快科技8月14日消息,近日,我国锂电池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,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历经数年攻关,在锂电池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。

据报道,他们研制出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超600瓦时/公斤,模组电池达480瓦时/公斤,使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较现有水平直接提高2-3倍。

相关成果于8月13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自然》上。

锂金属电池因理论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,被视作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,但其电解液设计难以同时兼顾性能与寿命,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。

此次,科研团队首创高能金属锂电池电解液“离域化”设计理念,打破了传统电解液对主导溶剂化结构的依赖,成功实现了能量密度与综合性能的双提升。

新型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我国三款型号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,使其续航时间提高了2.8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团队已掌握高能锂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,实现自主可控,且具备量产能力,预计今年下半年全面投产。

【本文结束】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:快科技

责任编辑:随心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